雖然已進(jìn)入秋季,但熱力并未減弱,氣候明顯干燥了許多。在“秋老虎”的威力下,近來很多人感到咽干唇燥、飲不解渴。專家又有好介紹——秋燥季節(jié)善用百合入膳,可以讓秋天不再那么干燥。
專家介紹:百合其性味甘、微苦、微寒;歸經(jīng)心、肺經(jīng);養(yǎng)陰潤肺,清心安神。主治陰虛久嗽、痰中帶血;熱病后期、余熱未清;虛煩驚悸、失眠多夢、精神恍惚等。
從營養(yǎng)學(xué)的角度看,百合除含有蛋白質(zhì)21.29%、脂肪12.43%、還原糖11.47%、淀粉1.61%,及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B、維生素C等外,還含有一些特殊的營養(yǎng)成分,如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。這些成分綜合作用于人體,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(yǎng)滋補之功,而且還對秋季氣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(jié)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。
功效與適用:清熱潤肺、化痰止咳。適用于痰熱壅肺、熱灼津傷、肺失清肅、咳嗽氣喘、痰中帶血等。
功效與適用:清肺潤燥、利水滲濕。適用于痰熱阻肺、肺氣壅滯、咳嗽氣喘、小便不暢等。
功效與適用:潤肺滋陰、生津止咳。適用于肺熱久咳傷陰、肺腎陰虛、勞嗽咳血等。
功效與適用:滋陰潤燥、清心除煩。適用于熱病傷陰、氣津不足、虛煩驚悸、心煩口渴、失眠多夢、甚則神志恍惚、沉默寡言等。
2.百合所含的秋水仙堿有毒,所以不宜生用。反復(fù)浸泡可以減少其中所含的秋水仙堿,并且減少酸苦之味。
除了把百合用于日常菜肴,專家還推薦了幾款清心潤燥的藥膳:
做法:先將百合與米分別淘洗干凈,放入鍋內(nèi),加水,用小火煨煮。等百合與粳米熟爛時,加糖適量,即可食用。
功效:養(yǎng)陰潤肺,健脾清心,除煩安神。對中老年人及病后身體虛弱而有心煩失眠、低熱易怒者尤為適宜。另外在百合粥內(nèi)加入銀耳,有較強(qiáng)的滋陰潤肺之用;加入綠豆,可加強(qiáng)清熱解毒之效。
做法:將百合洗凈,在清水中反復(fù)漂洗后加水入鍋,也水煮至極爛,加入適量白糖,帶湯一并食用。
功效:潤肺止渴。用于肺熱燥咳之人,也用于結(jié)核病患者食療。
做法:將百合洗凈撕片,冬瓜切薄片,加水煮沸后,倒入雞蛋清,酌加油、鹽拌勻熬湯,至湯呈乳白色時即可裝碗。
功效:清熱解毒,是秋季食療佳肴,常人皆可食之。脾胃虛寒者不宜。(據(jù)新華網(wǎng))